木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宝级浮雕帝后礼佛图所处的北魏,到底
TUhjnbcbe - 2023/9/17 18:55:00
北京中医皮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161410.html

近来,真人版《帝后礼佛图》带我们穿越千年时光,重回北魏,一览孝文帝与文昭皇后拈香礼佛的盛大场景。

图源:新华社

这个曾经出现在秦汉帝国与隋唐帝国之间的*权——北魏,统一北方近百年,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无数印迹。

今天中国的四大石窟,都与北魏有着莫大的缘分。那么,北魏到底是个什么魏呢?

云冈大佛:北魏平城时代的荣光,图源/搜狐

01

北魏,是个什么魏?

中国历史上,叫“魏”的*权有很多,比如战国时期以大梁(今河南开封)为首都的魏,三国时期曹操子孙统治的魏,还有十六国时期冉闵建立的魏,南北朝中后期高欢控制的魏……

这些“魏”,时间不同、统治区域不同,但都管自己叫“大魏”,就像我们在台湾的菜场里,叫声“淑芬”有五六个人回头,根本分不清楚!

为了把“淑芬”区别开,我们就叫全名,比如王淑芬、张淑芬、李淑芬——同样的道理,为了区别那些“魏”,人们就在前头加了个“姓”:曹操子孙统治的叫“曹魏”,十六国时期冉闵建立的就叫“冉魏”、高欢控制的地盘在东部就叫“东魏”……

至于本文的主角,长期占据着中国北方的广大区域,被称为“北魏”。

嘎仙洞-北魏的发祥地,图源/ZOL论坛

西晋中后期,天下大乱。几十年里,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主的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北魏的统治者,就来自“五胡”之一的鲜卑族。

不过,当其他部族在历史上粉墨登场、又匆匆谢幕的时候,鲜卑族拓跋部的勇士们还在做着复国的梦。自从昙花一现的代国被前秦所灭之后,拓跋部就成为了氐人符坚治下的民众。而淮河边的一场大战,改变了这一切。

寿州城城墙上的纪念碑,图源/POCO论坛

公元年,“淝水之战”爆发,前秦百万之众败给了8万人的东晋*队,随后,刚刚恢复统一的北方又陷入了战乱之中。

前秦的崩溃,让拓跋部看到了复国的希望。公元年,年仅十六岁的拓跋珪趁中原离乱,复立代国(北魏的前身)。不久,拓跋珪开始自称“魏王”。此时的北魏,强敌环伺,后燕、西燕、匈奴铁弗部、鲜卑贺兰部,无一不是劲敌。不过,天纵英才的拓跋珪,于寄人篱下之时多所磨砺,渐露一代雄主之姿。

和林格尔-盛乐古城遗址,北魏早期都城,图源/新浪

公元年,拓跋珪经过多年征战,已经在华北站稳了脚跟。一天,“魏王”拓跋珪召集群臣,商议国号。大家都倾向于保持原样,定国号为“代”,只有*门侍郎崔宏反对,他说:

昔商人不常厥居,故两称殷、商,代虽旧邦,其命维新,登国之初,已更曰魏。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也,宜称魏如故。

崔宏化用《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话,隐然将拓跋珪比作周文王。于是,胸怀大志的拓跋珪拍板,定国号为“魏”。

同年,拓跋珪的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平城时代,正式开启。

02

从草原到中原,一路向南

迁都平城之后,北魏*权正式迈开了统一北方的脚步。

公元年,灭大夏。

公元年,灭北燕。

公元年,灭北凉。

至此,北方所有割据*权被消灭,重新实现了统一。

北魏平城时代的丝绸之路(图中红色路线),图源/搜狐

完成北方统一大业的皇帝,就是拓跋珪的孙子——太武帝拓跋焘。与此同时,南方的东晋已被刘宋取代,当时正由宋文帝刘义隆当*。

北方的完全统一,意味着南北两大集团的对立正式拉开帷幕。在此后的百年里,或是北方南下,或是南方北伐,双方攻战不断,但直到北魏灭亡,南北对立的局面都没有根本的改变。

北魏-刘宋对峙图,图源/搜狐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写道: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无论是“元嘉草草”,还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背后都是南北双方互相看不顺眼又干不掉对方的无奈。不过,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北魏开始用别的方法,向南方开拓。

北魏-永宁寺塔塔基,图源/新浪

公元年,拓跋焘的玄孙——孝文帝拓跋宏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机:是年,他的监护人、祖母冯太后病死,二十四岁的拓跋宏可以开启名副其实的亲*了。

亲*后不久,孝文帝一改鲜卑族人的风俗,开始以汉文化为宗。祭周公、拜孔子,制定官品,亲耕劝农——所有这些,都向世人传达出一个信号:北魏,开始从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如此大的转变,自然会招致反对,但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十分坚定,坚定到干脆连自己的姓都改了——原来叫拓跋宏,改姓之后就叫元宏……

北魏-元怀墓志元怀为北魏皇族成员,由拓跋改姓元图源/新浪

公元年,孝文帝带着一群大臣往南进攻,声言要一鼓作气荡平南齐,直接统一天下。

南方北伐、北方南下,本来是南北朝时候的常规操作,但孝文帝南下的目的却不在此。孝文帝一路南下,到达*河边的洛阳时,他摊牌了:给大家两个选择,继续南下跟南齐作战,或者迁都洛阳。

迁都!?群臣老大不情愿了;但是南下作战是没人会选的——没办法,还是勉为其难地选迁都吧……就这样,孝文帝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迁都的壮举。

北魏-泥塑残像,图源/洛阳网

孝文帝的迁都,让北魏的*治中心,一下子从山西北部的大同,迁到了河南中部的洛阳。仔细看中国地图,我们会发现,这一路下来,瞬间跨越了整个山西省啊!

最初,代国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拓跋珪定国号“魏”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到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年),元宏迁都洛阳,鲜卑族拓跋部治理下的北魏,从草原到中原,一路向南,至此,终于进入了中原的核心地带,北魏也实现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蜕变。

从全局视野看孝文帝的迁都,图源/网络排行榜

不过,变化来得太快,就可能会埋下隐患。

03

两个北魏,无问西东

孝文帝迁都,从山西大同到河南洛阳,一下子南迁公里!

与此同时,北方边境上的六个*镇,却成了历史遗留问题。驻守边境的北魏*人,本来地位很高,但在迁都后,*人产生了两极分化:随孝文帝南迁洛阳的,吃香喝辣;留守北方边境的,身份低下。

以孝文帝的天纵英才,如果能多活几年,或许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天不假年,孝文帝元宏在迁都后不久病逝于河南——北方六镇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再没有人能彻底解决。

北魏六镇位置图,图源/百度

公元年,距离孝文帝病逝不过25年,北方六镇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北魏朝廷为之震恐,整个北方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随之而来的,是北魏皇室的大权旁落。兵戎既起,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便成了无用之物,毕竟乱世之中,谁掌握着枪杆子,谁才有话语权。

北魏镇墓兽,藏国博,图源/木瓜园

几番混战之下,北魏逐渐分出了两大阵营:以宇文泰为首的西方阵营,以高欢为首的东方阵营。

公元年底,元善见在高欢等人的劝进下登基为帝,都洛阳(史称东魏);几个月后,元宝炬在宇文泰等人的劝进下登基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元善见、元宝炬这两位都是皇帝,他们同时在位,而且国号都是“魏”,那么问题来了:谁才是真正的“大魏”皇帝呢?

北周-独孤信墓志铭,藏国博,图源/木瓜园

围绕这个问题,两大阵营争论了十多年。十多年后,大家不争了,因为两边都发现没啥好争的,自己做皇帝不就结了嘛!

于是,高欢的儿子高洋,取代东魏自立为帝,建立了北齐;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取代西魏自立为帝,建立了北周。

至此,北魏正式灭亡。

北魏-石雕二佛并坐龛,藏大同博物馆,图源/搜狐

从拓跋珪重立代国,到宇文觉代魏自立,北魏*权在历史上存续了一百七十余年的时间,期间经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让北方重归一统。无疑,统一与融合,是北魏一朝对历史最大的贡献。

且看北魏后期两大阵营的领袖:宇文泰是汉化的鲜卑人,高欢则是鲜卑化的汉人。可以看见,在两大阵营当中,“纯种”的鲜卑人与汉人,已经见不到了。鲜卑、匈奴等游牧民族与汉族的融合,让大家相互之间难分彼此,中华民族的基因库,变得更加兼容并蓄。这种民族、文化上的融合,为即将到来的一个伟大时代奠定了基础:隋唐帝国,已经在襁褓中酝酿,等待着有朝一日于东方大地,惊艳世界!

大同善化寺-唐代的平城荣光,图源/携程

至于北魏的历史真容,需要我们去实地探访。

比如

麦积山石窟那“石头上的北魏王朝”

麦积山第78窟北魏早期塑像

比如

敦煌莫高窟“壁上独特的色彩艺术”

莫高窟第窟降魔变北魏

比如

云冈石窟昭示的“北魏平城时代”

云冈“昙曜五窟”之一:第20窟主佛与左胁侍立佛

比如

龙门石窟呈现的“北魏风骨”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北魏代表性洞窟

北魏没有消失,他的文化、他的艺术,都留存在神州大地上,成为滋养这个民族的营养……

-END-

编辑|艺旅文化triac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宝级浮雕帝后礼佛图所处的北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