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造车只是噱头,科技公司看上了产业链这块 [复制链接]

1#

又一家家电企业入局汽车。近日,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由海尔卡奥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控股。

从公司经营范围来看,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等等。意图非常明显,海尔进*“汽车圈”并非直接造车,而是希望通过搭建汽车生态链,间接参与造车。

尽管造车越来越火,但更多制造商也都明白,造车未必那么容易赚钱,但做回自己熟悉的业务,从产业链上赚钱则另当别论。无疑,进*汽车产业链,被更多科技公司认为是进入“汽车圈”的捷径。面对汹涌而至的外部势力,车企也对过去不太重视的零部件行业重视起来,甚至加快行动,自身也加入了上下游产业链。

科技公司“造车”忙

11月29日,针对外界“造车”的传闻,海尔集团对外澄清,“正围绕汽车工业互联网生态进行布局,各项业务有序开展”,同时,海尔方面表示,暂不会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但不排除涉足汽车智能解决方案及汽车零部件相关业务。

其实,早前,海尔集团已与奇瑞集团建立合作公司,依托海尔卡奥斯,打造汽车行业首个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和互联网企业涌入汽车产业,包括格力电器、美的集团、TCL、海信集团,等等。

以手机行业龙头富士康为例,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积极性和迫切性,是显而易见的。旗下上市公司工业富联今年“官宣”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切入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与车联网领域。工业富联CEO郑弘孟认为,“新能源汽车进入ICT时代,新能源车与过去积累的精密制造经验有很多相通之处,工业富联既然能够在高端精密金属机构件做出亮丽的成绩,也能够把这些技术转移到新能源车上。”工业富联将通过灯塔工厂模式,建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智慧制造和服务。今年,富士康与裕隆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鸿华先进,发布了ModelB、ModelV两款车,并直言希望有一天能够为特斯拉生产汽车。此外,富士康还配合上千家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渠道,持续扩张车载影音及车联网系统的市场规模及影响力。

而华为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要赚产业链上的钱。年4月,上海车展前夕,首款搭载华为自动驾驶ADS的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亮相,华为就曾明确了定位——只做零部件提供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说得很直白,“如果零部件做得足够好,为什么要造车?造车不一定赚钱”。

这一轮跨界汽车领域的科技和互联网企业,有两种路线代表:一类是以工业布局思维帮助汽车行业改善生产;另一类是聚焦车联网,基于通用技术优势,在车联网领域寻找新的落地场景,开拓生产的规模经济。至于像小米、创维那样,从家电到造车,都要亲自上场的毕竟是少数。

主机厂开搞“副业”

不只是外部势力跃跃欲试,主机厂也在重新思考上下游产业链的无缝衔接,加快对核心零部件的控制权。

就在最近,福特汽车表示,要在自己的工厂制造电动汽车的零部件,理由是以抵消电动化转型后所需工人数量将减少40%的影响。也就是说,福特要保留住更多的工作岗位。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无独有偶,丰田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零部件,因为在丰田公开的第三季度(7-9月)销量中,虽然全球产量同比增长30%,但零部件短缺仍将限制公司未来几个月的产量。以至于新车交付时只能提供一把机械钥匙。

针对一些核心关键零部件,尤其是占据整车价格近半的动力电池,汽车企业更是不愿意假手于人。今年年中,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曾谈到,动力电池价格已经占到造车成本的四到六成,“主机厂都是给宁德时代‘打工’”的说法引起行业一片哗然。

事件后续是,广汽“发愤图强”,准备自己生产电池。说干就干,广汽集团与广汽埃安联合投资的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新公司将围绕充换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技术研发、电池运营管理、能源交易、太阳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数据处理和存储等开展业务。这意味着,广汽埃安能源产业布局迈出新的实质性一步。

11月28日,“小鹏汽车将自研电池”的传闻引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