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城县柳河镇昂首阔步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复制链接]

1#

方城县柳河镇:昂首阔步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周美娇通讯员舒建姬大伟

岁末寒冬,行走在方城县柳河镇各个村,只见干群一心、聚力向前,筑起了脱贫致富桥梁。翻开乡村振兴的画卷,一道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

培育富民产业增强脱贫攻坚后劲

近年来,柳河镇坚持“以扶贫开发为统领,聚力聚效脱贫攻坚,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以高质量发展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年,全镇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全部脱贫。

图为陶庄村修建通山道路水泥路

1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柳河镇东南角的陶庄村,走在新修的农村公路上,沿途都是成片的庄稼,绕过扶贫车间便来到了该村村部。记者在村部见到了陶庄村*支部书记苑树广,听他讲述了该村脱贫致富的“妙招”。

产业旺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如何让村里的群众真正脱贫致富?苑树广想到的是——培育和发展村里的特色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有了这一想法,苑树广便发动老*员、老干部,经过反复讨论,集思广益,根据村情,把烟叶、小杂果、有机蔬菜、肉牛养殖和扶贫车间作为陶庄村五大扶贫支柱。

说起养牛脱贫,陶庄村村民苑清银激动地说:“我家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年脱贫。家里还有老母亲、残疾媳妇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平常农闲的时候我就去外地干点零活儿,收入也不多,村领导为了让我们家持续增收,便引导我们发展家庭养殖。年底,我家养了一头牛,到户增收元。现在我家养的牛能卖上万元,家里收入也多了。”据悉,陶庄村像苑清银一样靠养牛致富的人还有很多。

图为南阳道地金木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木瓜酵素酒生产线

“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发展”已经成为柳河镇有效增收的致富路之一。柳河镇属山区乡(镇),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结合各村实际,该镇紧紧围绕打造“产业名乡”目标不放松,持续抓好木瓜、烟叶、苗圃三大支柱产业。柳河镇素有“中国木瓜之乡”称号,全镇共发展木瓜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新增木瓜种植面积亩,持续夯实“中国木瓜之乡”国字号品牌;发挥烟叶产业强乡富民引擎作用,带动种烟大户31户,烟田种植面积亩;围绕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和产业扶贫*策,新增苗圃种植面积亩,目前苗圃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柳河镇已成为豫西南较大的苗木集散地。据介绍,全镇已建成南阳道地金木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个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成7个扶贫车间,实现重点贫困村和贫困户6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扶贫车间或基地全覆盖,带动名贫困人口在扶贫车间或基地就业。

增强民生福祉惠及更多群众

如今走进柳河镇,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休闲广场上,健身器材齐全,老人和孩童怡然自乐……

图为柳河镇集镇新区鸟瞰图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近年来,柳河镇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柳河镇投资万元的中心小学迁建项目,已建成1栋教学楼,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两栋辅助用房、操场、厕所等设施及硬化、绿化、美化等配套工程正在施工;投资万元,规划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两栋住宿楼、1栋办公楼及医疗保健、厨卫等配套设施健全的镇中心敬老院迁建项目,住宿楼已完成地基开挖,主体建筑正在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特困集中供养人员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

基础设施跨越发展。柳河镇抓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年以来,修建乡村道路.公里,利用县财*补贴的.5吨水泥,修建了涉及个自然村共计20万平方米的排间道,新建10座漫水桥、平板桥及两个拦水坝,新修护河堤米,极大地改善了柳河镇群众出行条件。

图为段庄美丽乡村一角

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柳河镇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有效开展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空气优良天数大幅提升;实施“大造林、大绿化”工程,新造林1.5万亩,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教育卫生实现突破。5年间,柳河镇累计拨付各类教育补贴余万元;医疗保障更加有力,全镇征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医院持续保持城乡医疗资源共享关系,5年间年门诊报销近两万人、住院报销近人次,发放补助资金多万元。

社会事业持续改善。柳河镇居民医保参保成功实现参保人数全覆盖;五老供养、社会救助、优抚对象补助、残疾人补贴资金足额拨付,社会救助*策全面落实;对全镇户名贫困群众实施每人元的医疗保险补贴,对全镇名通过慢性病鉴定的贫困群众实行定额门诊报销制度,对因大病住院的贫困群众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住院病人实施“*福保”救助,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同时,组建医疗签约团队,定期为贫困群众进行免费体检,确保降低疾病发生率。

文旅交相辉映文明乡风化人心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来自物质层面的提升,也离不开精神层面的收获。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各村的乡村舞台、广场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柳河镇立足现有基础,以新时代文明创建为抓手,在乡风文明建设上不断突出柳河特色,打造新亮点。该镇积极挖掘柳河本土传统文化优势,把搜集农村好的家风家训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积极弘扬和传承好的家风家训,发挥家风家训潜移默化的作用;完成余户家风家训采集工作,柳河镇文明新村家风家训汇编一、二、三、四版本相继成册。

图为龙凤山木瓜生态基地照片

文明创建活动已成常态。柳河镇完成25个行*村的群众文化广场建设任务,25个行*村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现“一约四会”(一约即村规民约,四会为村民议事会、禁*协会、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全覆盖,全镇四分之三以上的行*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评选出“十星户”户;开展着力提升群众的思想素质、改善村风村貌的德孝文化教育进镇村文化演出、评比活动28场次,推进柳河特色文化宣传,依托各村文化广场和高庄“周六剧场”,真情实景传承优秀文化,讲好柳河故事,弘扬奉献精神。

最让群众惊讶的还是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柳河镇立足山乡实际,发挥山区优势,突出全域创建,以生态旅游区建设为突破口,依托龙凤山万亩木瓜生态园,凭借段庄村王老庄自然村获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建设契机,持续打造段庄休闲生态旅游环线廊道建设项目,完成长米的段庄村旅游环线建设,两侧栽植风景树余棵;整合乌云山千亩林果基地、宝山寺道观、刀劈山景观、小石门水库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年5月25日,方城县乌云山首届乡村游暨桃杏采摘节在柳河镇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柳河镇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5年奋进,化茧成蝶。“十三五”期间,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让群众乐开怀,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再奋蹄。“十三五”满载收获,“十四五”充满期待。“十四五”规划中,柳河镇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在产业发展、城乡提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设等方面,科学谋划项目,走好符合柳河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