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对中国的文化自信,甚至是文化“迷信”了。
拿24节气来说,在上古农耕文明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出于了解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以观察斗转星移的方法形成了这神奇的知识体系。
去年一年,家事、国事、天下事,全年情绪低位运行。特别到了冬天,在北京经历了几十年来最寒冷的气温,每一天都活出了丈量光阴的细致和体验。
今年立春的前一天晚上,心中莫名地升起了丝丝的期待和明快:明天立春,万物解冻。果然,从立春那天看到第一缕曙光起,老天就开始补偿讨好式的给出温暖、给出绚烂。
每天早上,我会准时坐在公交车上打开耳机听网课。可能是休息了一晚上,这是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刻,所以纵使二环路上永远的嘈杂鼎沸和车水马龙,我依旧能比较专心地看着手机听进去。
那天的课程比较短,车也比较慢,医院就听完了。我关掉耳机,把眼光从手机移到车窗外。这一看不打紧,道路两旁各种怒放的花树惊艳了我:什么时候春意已经这么浓了?
一排排的北美海棠、一列列的玉兰、一簇簇的榆叶梅、一枝枝的木瓜、一棵棵的紫丁香、一团团的迎春花,还有满坪的绿芽和盛开的盆栽……真是三春万卉皆含笑,繁花一树压枝低。
世间美好因人而异有千万种,大概“花开”是最能获得普遍认同的一种。各种花树、花朵在阳光下不吝怒放,仿佛在向人传递无限爱意: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都要心存希望,坚信人间值得。
想起多年前,对花草的认知仅存在自家种的指甲草、做饭花等几样农家花基础上的我,第一次在海南南山公园看到满眼的绿树红花时,特别是第一次见到了许多阳光下的菩提树,清晰的感觉是: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堂吧。
至此后,旅行中的类似画面不仅留在了照片里,更多的是像电影画面一样储存在我的脑海里,作为随时拿来舒缓情绪、愉悦身心的绝佳武器。
每天午餐后,我会在单位附近散步。在这个季节里,半个多小时的所到之处,各种盛开的花朵扑面而来。花朵的颜色无论是正红还是淡紫,无论是浅粉还是纯白,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纯洁,没有丝毫的俗艳。
我多次拿起手机想留住此情此景,无奈发现每次拍出来的图片和实景效果差太远,于是干脆或细细观望,或闻闻清香,多欣赏、多体验,而少拍照了。
周末晚上,我散步到正值樱花节的玉渊潭公园。从东门的樱花道一直走到西门附近的樱花园,虽然是夜晚,纯白如雪的大片樱花林在夜空和灯光的映衬下,依然高贵亲和,静静绽放,吸引了大批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支着各种专业设备兴致勃勃地定格美好、留下记忆。
春天有各种属性,我除了沉醉其当下的慷慨和美好,更喜欢的是花团锦簇里蕴藏的希望和生机。
感谢这奔放绚烂的春天,让我重新审视经历寒冷和肃杀的积极意义。
四季更迭,生命轮回,何曾见过以个人的意志而转变?
我们能做的是,虚心向祖先学习,不断积聚智慧,不忘心存敬畏,在平凡的人生中,尽量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以一寸寸的长进,不负这光阴的金贵。湛蓝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