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210611/9052596.html本文转自:朝阳日报
本报记者曹景明
每年“五一”过后没几天,是文冠果花盛开的时节。这时,作为闻名遐迩的千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平县青松岭乡迟杖子村,每每游人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此时,迟杖子村迟前组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屋后,有近10亩的文冠果花更是五颜六色,姹紫嫣红,花香扑鼻。相比于满山大片的白色文冠果花更加引人注目,令人叹为观止。这户农家的主人是村民王甫才,知情的人称他为文冠果产业发展的践行者。
文冠果别名文官果、木瓜,属于稀有树种,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属性,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也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新中国成立前,文冠果这种国宝级的树种,除人工栽植仅见于寺庙、宅院等处,均为野生天然林或零星树木分布,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中国新闻网年2月28日刊发了《杨家将故事中的“降龙木”现身河南千年古镇》的文章。文中称,河南省永城市文物旅游局在当地文物普查中,惊奇的发现一株位于千年古镇太丘镇孟庙村泰山庙院内的文冠果树,树龄已有余年,十分罕见。家喻户晓的《杨家将》中提到的“降龙木”就是文冠果树。孟庙村的这棵文冠果树年开始结果,果实成熟后该村小学少先队员把文冠果寄给毛主席品尝,深得毛主席喜爱,并复信答谢,被当地老百姓传为佳话。文中记载的这个故事更是增加了文冠果树的神秘色彩。也正是有了这个佳话之后,在当时中央领导人的倡议下,国家林业部门加快了文冠果在全国的开发步伐,由国家投资,在陕西志丹县、辽宁建平县、内蒙古乌丹等不同干旱气候条件的地区培育种植。建平县青松岭乡迟杖子村的千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即来源于此。
王甫才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迟杖子人。或许是自小到大的耳闻目染,对这大片大片晚他年龄仅几年栽植的文冠果林,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文冠果,用他自己的话说,似乎有着天生的“亲缘”,总是想围绕着文冠果做点什么。机会出现在年。这年春天,听从朋友的劝告,他将家里自年通过置换等多种方法归拢在一起,用于退耕还林的屋后近10亩水浇地,一次性栽植了多株文冠果树苗,总投资近万元。之后,他和老伴儿多年如一日,精心侍弄起这些苗木来。浇水、施肥、除草,特别是除草,铲除了一茬又一茬,似乎有除不完的草,而且为了苗木的健壮生长,还不能用稍许的除草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精心劳作下,当初如筷子粗细的多株树苗全部成活。3年后,树木开始结出了果实,每棵树盛果期最多可结果20-30多个。当时,文冠果籽价格高达80元每公斤,王甫才终于见到了“回头钱”。第4年,王甫才已经可以销售苗木,在推广、发展文冠果产业的同时,获得的收益也是越来越丰厚。
渐渐的,王甫才把文冠果产业的发展视为了自己的事业,并且在这条事业的路上越走越宽广。随着游客的逐年迭增,加之网络的迅猛发展,王甫才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的文冠果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而这,也成了他宣传家乡,展示家乡良好形象的绝佳契机。年春天,河北省张家界刘姓老两口来建平县老官地镇走亲戚,特意多绕路多公里来到王甫才家,参观他们在网上看到的文冠果树苗。老王和他们唠起文冠果来十分投缘,不但热情招待客人吃了丰盛的午饭,临别还送给他们6棵树苗以作永久的纪念,坚决不收对方硬塞过来的钱。感动的老两口到亲戚家感叹:“你们朝阳人真好!”家住锦州凌海的小伙子杜某,原是部队的在职干部。年“五一”假期,小杜专程赶了过来看望已经神交已久、多次通话的王甫才。2人是一见如故,老王热情款待了小杜,又送给小杜4棵他十分钟爱的红花文冠果树。一来二去,2人成了忘年交。小杜转业后办起了榨油厂,还经营着一块林地,经常带着自家榨的花生油、大豆油等土特产来探望老王,老王则带着文冠果树苗、沙棘子树苗及当地沙棘产品去回访,可谓是以树会友,其乐融融。朝阳市退休职工老赵,在年春找到老王,挖了4棵红花文冠果树,坚持付给他元,老王说太多了坚辞不受,2人为此久久争执不下。最后老赵见他家还有一大片刺玫花,就提出再少出0多元一起买下,老王则直接说免费赠送,才算了结此事。现在2人更是来往密切的老友了。当然,人与人也不完全尽然。年文冠果开花季节,一外地老总来到老王家,张口就要了棵,并且提出当天付款、挖树。种植经验丰富的老王善意提醒他:“现在已是花期,今年移栽成活的概率太低了,还是来年栽植好,而且保证价格不变”,总算是说服了他。可是第二年再联系这位老总时,人家说已经在别处买了,害的老王少卖了4万多元的苗木。有的邻居嘲笑老王:“你就卖你的树,挣你的钱,树的死活与你何干?”王甫才坦然说道:“我宁愿少卖钱,也绝不能干只顾自己,伤及买家的事!我既然选择了做这个事,就一定看的长远!”
放眼长远,是王甫才这个文冠果产业发展践行者始终如一的信条。如今,王甫才的文冠果树已销往北京通州、河北张家界、沈阳、锦州、葫芦岛、朝阳各地。期待着他的事业之路行稳致远,更宽广,更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