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
年9月,联合国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核心的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贫困”是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目标
↑年9月22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外投影显示可持续发展目标宣传画面。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年底,中国如期完成全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不断深化减贫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建立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携手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新中国成立伊始
在国家百废待兴、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即向有关国家提供援助,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
↑年,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生(右一)在阿尔及利亚赛伊达省为牧民诊治。新华社发(王南生摄)
↑年6月,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帮助也门在距离萨那20公里的马马拉地区建成一口机井,解决了当地建设工程供水和附近居民饮水问题。这是当地居民欢呼马马拉机井喷出渴望已久的地下水。新华社记者鲁绍明摄
↑年4月1日,两名女孩在阿富汗中部帕尔旺水利工程引水枢纽旁玩耍。帕尔旺水利工程由中国援建,年开始建设,年竣工。虽然经过战争的破坏,但一直在发挥作用。新华社记者余智骁摄
改革开放后
中国对外援助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派往安提瓜和巴布达的农业技术人员帮助当地农民利用先进技术试种木瓜成功,木瓜产量大幅提升。新华社记者王葵摄
↑年4月17日,人们医院内搬运中国捐赠的医疗器械,用于阿富汗国内医疗机构重建。新华社记者龚兵摄
↑年9月24日,几内亚、贝宁、加蓬、赤道几内亚等非洲国家的学员在中国杭州参加中国*府援助非洲的“小水电培训班”并顺利毕业。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
进入新时代
中国担负大国责任推动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落实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
↑年8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右一)让卢旺达留学生欧贝德·尼伊姆巴巴兹试尝幼嫩菌草的味道。多年来,林占熺教授带领团队将菌草技术带到非洲多个国家,积极开展国际扶贫合作。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年10月17日,在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郊区的托优优美小学,学生们在午餐时享用中国援助的米饭。从年开始参与中国、贝宁和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实施的贝宁中小学生“全国学校食堂计划”后,该校的学生们每天都能吃上一顿中国援助的大米饭。新华社发(塞拉芬摄)
↑这是年5月11日航拍的阿根廷胡胡伊省高查瑞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是阿根廷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能解决当地至少6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让阿北部高原地区长期缺电的历史得以改变,极大缓解了当地电力负荷的紧张状况。新华社发
↑这是在坦桑尼亚姆特瓦拉拍摄的天然气处理厂。由中国承建的坦桑尼亚天然气处理厂及管线输送项目年10月竣工,实现输气发电。新华社发
中国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
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
支持帮助相关国家更好实现减贫发展
↑年3月15日,医院,即将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孙美乐接受女儿的亲吻祝福。孙美乐是柬埔寨一名贫困的单身母亲,左眼患上白内障几近失明。在接受了中国医疗队的白内障义诊手术后,她的视力逐步恢复,生活有了新的光明和希望。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这是年12月14日无人机拍摄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堆场。中国和斯里兰卡年正式启动汉班托塔港合作运营。新华社发(刘鸿儒摄)
↑年7月16日,中缅双方代表为位于缅甸仰光省的耶芬宇小学揭牌。该学校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援助扩建。新华社发(吴昂摄)
↑这是年4月7日无人机拍摄的莫桑比克万宝莫桑农业园的水稻田。万宝莫桑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水稻种植项目,极大地缓解了莫桑比克粮食短缺问题。新华社记者张宇摄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万人摆脱极端贫困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年5月17日,在肯尼亚内罗毕,肯尼亚火车司机跟随中国老师张程熟悉操作流程。蒙内铁路是中非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项目,累计为当地直接创造逾4.6万个工作岗位。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年7月31日,村民在柬埔寨干丹省莫穆坎普县斯瓦安普乡的洗洁精加工厂展示生产的洗洁精。中国援柬减贫示范合作项目推动这里的两个扶贫村在新冠疫情下持续发展,焕发出新活力。新华社发
↑这是年2月28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北部的金花村拍摄的中国-老挝减贫合作社区示范项目有机蔬菜种植区。新华社记者章建华摄
面对新冠疫情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中国采取一系列新举措:
↑派出医疗专家:年4月4日,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在贝尔格莱德的基层发热门诊为门诊主任特里富诺维奇(中)更换防护标准更高的口罩。新华社发
↑援助抗疫物资:这是年4月6日,中国援助18个非洲国家的抗疫物资运抵加纳首都阿克拉。除加纳外,这批物资还在这里中转运往其他17个国家,以帮助当地抗击新冠疫情。新华社记者许正摄
↑提供中国疫苗:年1月19日,在巴西亚马孙州塔巴廷加市,医护人员为原住居民接种中国新冠疫苗。新华社发(卢西奥·塔沃拉摄)
↑合作生产疫苗:年9月6日,在埃及吉萨的埃及生物制品与疫苗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灌装中国科兴新冠疫苗。埃及是非洲大陆第一个同中国合作生产新冠疫苗的国家。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国正在与世界携手
走出一条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不断迈向没有贫困的美好未来
↑年4月7日,在莫桑比克万宝莫桑农业园,农户在水稻收割现场载歌载舞庆祝丰收。万宝莫桑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水稻种植项目,极大地缓解了莫桑比克粮食短缺问题。新华社记者张宇摄
↑年7月13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乘客们坐在一列由中国设计并生产的铁路客车组成的列车上。这是古巴自年来首次采购全新铁路客车。这些铁路客车投入使用,为古巴近年来推动的铁路系统现代化改造提供了重要保障。新华社记者朱婉君摄
↑年9月15日,在老挝万象市版索村,学生在中国帮助建设的学校中学习。新华社发(凯乔摄)
↑年11月27日,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古巴项目GW91钻井平台中方员工(左)同古方员工互相致意。新华社发(华金·埃尔南德斯摄)
摄影:李木子鲁绍明余智骁王葵龚兵王小川林善传朱炜张宇孙瑞博章建华许正朱婉君王南生塞拉芬刘鸿儒吴昂艾哈迈德·戈马卢西奥·塔沃拉凯乔华金·埃尔南德斯编辑:武巍林立平张加扬尹炣石枫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