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的女子》,毕加索
给自己普及了几句网文黑话,如开坑(开新小说),太监(开坑不填,下面没有了),裸奔(无推荐),单这几个就够我笑一壶了。
上一次在阅文开的坑,已是年,许是因为超期未更,都给锁定屏蔽了。
这次立日写字的flag,尚且不知能持续几日,能写一日是一日,因为也有各种理由等着我呢,比如送娃上下学,做饭,做家务,辅导功课,上网课,上兴趣班,有时要见朋友,可能还要接新工作,要外出打食补贴家用,或是进入职业生涯第二阶,等等等等,你看,写理由比正文还多。
看了一些帖子,开坑的新手好多是在校生,00后甚至10年后,他们也已经在爬格子路上跃跃欲试,就好比当年的我们,在那尚且把文学当梦想的年纪。
如今看老态龙钟的自己,写作只是让自己从麻木中爬出来的一种救赎方式,一面写一面督促自己思考,动脑又考验体力。
开坑的新朋友,据说首先要迈过60万字的坎,写到万字的时候,才能咂摸出一点滋味,才算是入坑。
算一算,一天平均字的话,60万大概需要天。除去溜号,休息,工作,以及被懒惰消磨掉的时间,一年能完成已经是阿弥陀佛了。那么写万字,至少需要一年半。
一年半才算进入初级的门槛。
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和热血,怕是半途就要被拍在沙滩上。外界的诱惑又如此之多,反观写作之路是如此孤独,坚持的意义只是为了没有明确的意义。没有人给你发稿费,也没有什么读者,如果写得不够好,还会掉粉。
所以,着实佩服那些写了那么多书的作家,在写作之前,他们同样也是为了没有明确的意义,只因内心的某种驱使,一束微弱之光的牵引,日复一日坚持写下去,写下去。写下去未必有成果,而不写下去肯定永远也看不到真正的光亮。
而我,只是想,既然上天赐予了我这样的天赋,如果就这样被我轻易消耗掉了,是不是该愧疚呢?写作是不是也是一种使命?
如今已是35岁的年纪,比起十几岁的孩子们来说,算是不小了吧,是应该好好珍惜光阴了。
十几岁时开始发表作文,拿稿费,老师在评语上写道:“文学赋予你灵气。”
此后十余年,就靠这一星半点的灵气步入商业社会的洪流,为了应付生活而应付生活,以及应付接踵而至的焦虑,也是因为有这些许灵气,能让我立足于残酷的现实丛林中。
大部分人往人多的地方走,人多,有商机,有钱赚,有伙伴。而也有少部分人,往人少的地方走,往僻静的地方走,走到无人之处,安静写作。
多数人渐渐就放弃了写作,只有少数人敢于遵循内心,一如既往地写下去。
作为多数人当中的一员,是不是要成为少数人,则需要莫大的毅力和勇气。
1
今天没有新故事,就聊一聊上文提到的职业生涯第二阶吧。
即便是重启写作,我想也许仍然没办法把写作当正式职业,是外篇之外篇,是重要的外篇,是第二职业。
那么,就该重新思考之后的十年,我当如何重新规划第一职业,该做些什么,怎么做,该进入哪个适合我的通道,而在那个通道中,如何才能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中年人的灵*之问啊,怎么这么快就轮到我了呢?
其实本也不想考虑太多,像20几岁那样随波逐流其实也挺好,从不去考虑职业不职业,有工作就行,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就行。
毫无责任感,吃吃喝喝,也是人生畅快事。
为什么最近突然开始考虑这么严肃的问题了呢?说实话,我也不想啊,难道你想吗?
以前都是让别人想去吧,让别人焦虑去吧,让别人告诉我怎么做就好了,我负责没心没肺就好了。
女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笑声里,有嘲笑,有讪笑,还有不相信和不自信的奸笑吧。
不相信,是因为女人善变,即使思考,也是短暂的思考,不会持久,等着看笑话的笑。
不自信,是上帝怕女人真的思考了,进步了,革命了,一不留神就把世界掀翻了,撂倒了。
与同龄人对话,或多或少都开始思考同样的命题,见面便问:你的人生后半场打算怎么走?
在工作了十几年的当口,如果不是手捧铁饭碗,要么转型突破,要么等着被淘汰。
世界从来便是如此运转。
2
别人的职业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我们已经渐渐失去了参考价值。因为活到一定程度,每个人最终都在寻找自我。
而每个人的需要又是如此不同,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人格,拼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只有相同的人,或是气质相近的人,也许才能寻到一点共通之处。
身为社会人,还需要一些贵人,一些运气。而谁会是你职业道路上的贵人,谁能刚好接住那个运气,完全未知。
已知的唯有努力和选择。努力可以靠自己掌控,选择也受外部环境影响。
如此,努力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也许做错了选择,再努力也面临失败,那能怎样呢?依然是继续努力,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
做对了选择,又相当努力的人,受了命运垂青,也许会走得更顺一些。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每个阶段的选择都是正确的,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一帆风顺。
还有自信,也完全取决于自己。如果不自信,不想,不敢,唯唯诺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当幸运来临,仍把它拒之门外,也是枉然,神仙难救。
3
我们都想有先知的能力,想站在高处审视自己,审视众生。
而最终又如何?只有到达终点才知道答案,而知道答案那一刻,已经来不及了,什么都来不及了。
有人说,我们应该多去看看弥留的人,去临终关怀,也许能给自己一些启发。
很多电影拍过这样的题材,先知道结果,再穿过时光机,返回去修改人生的几个关键点,试图阻止一切不想要的结果发生。而无一例外,无论哪一部以此为题材的电影,编剧都不会擅自篡改命运,无论如何修改过程,都是殊途同归。
性格决定命运,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地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路径。但或许,比了解别人更难的,恰恰是了解自己。因为你能看见别人,能发现别人的缺点和优点,能做旁观者,能清醒地对他人做评价或建议,你能看见任何人,唯独不能看见自己。
你能用“三岁看到老”的论调,去看你的孩子;你能用镜子般的眼睛,去看你的伙伴。但是该如何看见自己?
于是我们去寻找伯乐,寻找伴侣,寻找能看见我们的人。不是用眼去看,而是能用心去看见我们的人。
那个人,就是我们寻找的人,是可以做我们镜子的人。被看见的好处是,你不用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闯,不用去考虑选择是对还是错,基本都是对的;不用去为结果懊恼,因为你的心流完全是通畅的,如入无人之境般翻山越岭。
而这样的求索,可遇不可求。
4
当然,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他人,如果没有找到那个能看见你的人,就需要学会自己认识自己。
记得大学时读周国平,他写道:“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觉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须感到不安。”
那时候觉得,我和周先生有一样的想法。虽然我并没有不喜欢交际,甚至也有很多好朋友,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很乏味,如果和朋友有太多交往,我也会害怕我的乏味让别人难以承受,逐渐将自己疏离,与他人的距离推得远一点,再远一点。
也许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减少了认识新朋友的机会,甚至有意识地去限定朋友的数量。
我们大概是最早使用qq的那一批人,而我大概是最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