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调融资估值千亿广汽埃安的第三条道路 [复制链接]

1#

撰文|温冲


  10月20日,广汽集团披露了广汽埃安增资扩股的最新进展。广汽埃安在广州产交所公开挂牌实施增资扩股,完成了A轮融资引战,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他们统一按13.23元/股的价格增资,融资总额.94亿元,释放17.72%股份。


  .94亿元这一数字,是近年来国内未上市的新能源车企最大规模的单笔私募融资。即使放眼整个中国新能源整车行业,广汽埃安的A轮融资规模也名列前茅,仅次于去年1月份港股上市的恒大汽车的定增融资(约亿元人民币),位于第二。


  此轮融资后,广汽埃安的投后估值达到了.39亿元,这一数字也达到了国内未上市新能源企业的最高估值。


  与白手起家,走海外上市路线的新势力品牌和以比亚迪为首的传统新能源上市车企都不同的是,广汽埃安代表的是一条背靠大型国有车企集团、走混改上市路线的“第三条道路”,而这次高调融资和千亿估值似乎证明了,这条路即将走通。

高调融资众人拾柴火焰高


  .94亿元的融资、.39亿元的估值,直接让广汽埃安领先了国内未上市的所有新能源企业。以估值来看,目前公开资料显示的是,极氪的估值属于较高的行列,约为亿元,威马、智己、阿维塔的最新估值分别为亿元、近亿元、62.6亿元。此外,近日传出可能要上市消息的岚图,目标估值在亿元左右。


  广汽埃安本轮融资的高调之处,不仅在于融资金额和投资人数量,更在于投资人的身份背景。


  目前,广汽埃安尚未更新最新的股东信息,不过广汽集团在公告中提到了一部分,包括人保资本、南网能创、国调基金、深创投、中信金石、广州产投集团或其旗下基金或机构联合领投。


  公开的企业登记信息显示,上述几家领投者均有国资和地方政府背景,人保资本背后是中国人保集团,南网能创身后站着的是南方电网、国家电投,国调基金则拥有中国诚通、建信投资、国家能投、中国移动、兵器工业集团背景,深创投拥有深圳市国资委背景,中信金石背后也站着中信证券、金石投资,广州产投集团背后则是地方政府。


  除了上述已经公布名称的投资者之外,广汽埃安此轮融资还引入了充换电能源生态、电池关键资源、芯片设计与制造、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的战略支持和产业协同投资者;知名市场化、金融及资产管理等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专业投资机构,以及大型政策引导性的国家及地方投资机构等。


  广汽集团在公告中强调了本轮融资引战可能带来的影响:使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了上下游战略性产业资源的优势,在能源生态、电池材料、汽车芯片等方面提升了广汽埃安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保供稳供能力,为广汽埃安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驱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产能保证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投资人的加入,不仅为广汽埃安注入了资金,更有全产业链一起“上车”,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据悉,截至公告日,广汽埃安全部投资者已完成签约付款。

广汽集团公告中广汽埃安股权结构信息截图


  随着53位投资者引战上车并签约付款,广汽埃安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中,广汽集团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广汽埃安的股权比例由93.45%变更为76.89%。可以看到的是,由于投后较高的估值,广汽集团对广汽埃安的持股比例没有得到太多的稀释,仍拥有绝对控制权,广汽埃安仍为广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业绩沟通会上曾透露,广汽埃安争取年IPO,择时择机择地选择上市。此轮融资,无疑给广汽埃安的上市之路增添了更多的底气与可能。

混改加成在新能源赛道崭露头角


  高融资、高估值背后,有着广汽埃安一年多的混改推进,也有其在新能源市场中较好的表现作为支撑。可以说,这两年间埃安的市场表现令人瞩目,俨然成为比亚迪与一众新势力品牌之外的第三支力量。


  自年8月30日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引战工作以来,广汽埃安就一直在为融资上市做准备。如今,广汽埃安已相继于去年11月完成了内部资产重组,今年3月完成了员工股权激励、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持股及同步部分引战,今年9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发布AI神箭新LOGO,进入“产业+资本”双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年初业绩会上曾公开表示:“埃安的混改目标至少要做到把现在的‘蔚小理’,改成‘埃小蔚’。”从销量上看,广汽埃安已经遥遥领先“蔚小理”,9月销量破3万辆,基本上已与“蔚小理”月销之和持平了。


  不仅是9月份,广汽埃安的销量在最近几年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官方数据显示,年、年以及年前三季度销量分别达6.00万辆、12.02万辆和18.23万辆。

今年以来的持续高增长,也让广汽埃安的年销目标,从年初的“保20万辆冲25万辆”,在内部调整至“保25万辆挑战30万辆”。


  想要实现冯兴亚口中“埃小蔚”的目标,仅仅是销量、产业上的领先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双轮驱动之下,实现资本上的超越,此次A轮融资正是一个开始。


  巧合的是,在广汽埃安公布A轮融资的时候,“蔚小理”的股价在一个交易日内跌超10%。数据显示,美东时间10月19日,“蔚小理”的股价分别下跌10.57%、10.81%、11.21%,刷新了52周新低。


  近来,蔚小理的股价下跌以及零跑的上市破发,都给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融资隐约地蒙上了一层不太乐观的薄纱,似乎曾经备受资本宠爱、市值飙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在资本也开始过紧日子、选择变得谨慎之后,新的IPO充满了不确定性。


  如今看来,资本不是不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了,而是会更加理性地选择更具有增值潜力的企业来进行投资。

跨过规模效应的“门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广汽埃安的未来之路就会一片坦途,“盈利”仍是摆在其面前的一道待解之题。


  与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一样,广汽埃安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资料显示,年-年,广汽埃安实现营收分别为52.3亿元、76.1亿元、.7亿元,净利润亏损6.2亿元、6.9亿元、13.9亿元。


  冯兴亚直言,“广汽埃安本来是要盈利的,但因为上游涨价依然处于亏损的状态。”因此,广汽埃安也在通过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链,并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链主”,来改善掣肘于上游的情况。


  例如,广汽埃安已形成超过40家的汽车零部件及相关项目,基本建立了“三电”齐全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随着电池、电驱等公司可实现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埃安在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埃安还与赣锋锂业等上游原材料企业洽谈投资事宜,缩减供应路径。曾庆洪曾透露,“广汽要挖矿。矿企也拥有直接对接客户的意愿,广汽未来会推进更多上游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投产的第二智造中心,在优化生产方式后,可将埃安的单车制造成本下降10%。广汽埃安表示,第二智造中心竣工是埃安规模效应的“分水岭”,埃安将进入全面盈利的规模效应新阶段。


  .94亿元的A轮融资,53名战略投资者的引战上车,超过千亿的投后估值,每一个数字都让正在准备IPO的广汽埃安充满了希望。未来,埃安的标签将不仅仅是“国内未上市的新能源车企最大规模的单笔私募融资”“国内未上市新能源企业的最高估值”,或将成为行业中最快实现从成立到盈利的品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