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0亿投资能抵过蔚来的四面出击吗 [复制链接]

1#

亏损持续且同比增加、车辆销量下滑、营收腰斩。蔚来一季度的财报又让外界对其有了更多的担心。

5月28日晚,蔚来汽车公布了其截至年3月31日的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蔚来年第一季度,蔚来的总收入为16.亿元,同上季度相比减少54.6%;净亏损为26.亿元,环比减少25.1%,同比增长71.4%。

车辆交付方面,蔚来在年第一季度共交付辆ES8,而年第四季度为辆,交付量出现了50%的下滑。

而就在财报和市场表现双双堪忧的情况下,蔚来并没有停止自己持续扩张的步伐。

28日当天,蔚来宣布获得亦庄国投亿投资。同时,亦庄国投也将协助“蔚来中国”建设或引进第三方共同建设蔚来中国先进制造基地,生产公司二代平台车型。这里所提到的二代车型也就是蔚来在上海车展上刚刚亮相的纯电动轿车ET7。

另外,就在上周,蔚来和广汽方面的合资公司也终于落地,对外发布了新的汽车品牌“合创”。根据相关公告显示,新公司要做出行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商,双方在发布当天推出了“合创”品牌的首款概念车,新车预计年上半年完成量产交付。

“其实这个消息还是有点突兀的,不过现在来看是各取所需,但未来这个新品牌究竟能发展到什么地步确实不好说。”对于蔚来和广汽与上周成立新汽车品牌“合创”一事,相关出行领域观察家对懂懂笔记表示。

关于蔚来和广汽的合作消息由来已久。早在年底,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就已经传出,但一直没有落实,直到年末双方才正式合资成立了“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公司”。

当时,外界很多声音认为,这只是蔚来在为自己寻找一个实力更强的代工方。不过,从目前市场状况来看,李斌没有抛弃江淮,广汽也不会甘心扮演代工角色。此次新的纯电动品牌“合创”,正是双方对未来市场各取所需的一种体现。

广汽不需要代工创收想学的是电动车“打法”

抱团取暖,是外界对此较为普遍的解读。车市寒冬是国内车企无法回避的难题,目前国内各大传统车企正在进行的大幅降价促销,除了因为国六政策提前到来,希望尽快消化国五库存之外,车市整体表现不佳更是一个重要缘由。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年我国乘用车消费出现了年度负增长,与年相比累计下滑4.08%,年第一季度乘用车的累计销售量,与年相比更是下降了14.7%。

广汽集团同样面临这样的难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为15.7万辆,同比下滑4.5%;其中,广汽乘用车销量为2.7万辆,环比下降26%,同比跌幅高达近60%。另据广汽集团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截至4月底,广汽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1.5万辆,同比也下滑了40.42%。

当传统燃油车无法在短时间内帮助广汽扭转下滑的情况下,其自然需要在纯电动新能源领域投下更多筹码。而目前广汽旗下已有一系列新能源细分车系,且绝大多数挂着广汽传祺的Logo。不过在销量方面,新能源系列产品的表现并不理想。

截止今年4月,广汽新能源年整体销量为辆,尚不足万台。与其相对巨大的燃油车销量相比,广汽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确实略显薄弱。

如果单从市场销售数据来分析,目前的广汽仍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汽车公司。所以,在自身新能源业务发展并不顺利的情况下,选择和头部新造车势力蔚来合作,成立一个合资品牌来开拓市场,显然是一个更有愿景的尝试。

对此,相关出行领域观察家对懂懂笔记表示:“广汽对新能源方面是非常看重的,年就开工建设了自己的新能源产业园,不过从现在来看,广汽的新能源车无论是自有品牌还是合资品牌的销售都不太理想。“该人士强调,在新能源领域核心的三电产品方面,广汽的发展也较为缓慢,目前广汽新能源业务的发展进度显然无法满足集团自身需求,“所以,选择和蔚来这个拥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国内新造车势力合作,广汽显然是希望尽快为自身新能源车寻求更多技术支持。”

从这次发布会上展出的概念车可以看出,合创品牌旗下的第一款概念车从外形看与广汽新能源-AionLX的设计几乎一样。而AionLX已经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亮相,预计9月份上市。而合创品牌首款车型仍需要等到明年上半年露面,这也就意味着要比AionLX晚上市半年时间。

汽车行业都知道先发的重要性,而且还是两款如此“相似“的车型,或许从这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广汽方面仍然有些保守,或是求稳的心态。

新品牌除了技术最想拿到的是什么?

蔚来虽然是目前国内新造车势力中走得最快的一家,但是外界对于蔚来的质疑也逐渐增多。根据今年3月蔚来公布的年财报显示,除了96亿元巨额亏损之外,“取消上海嘉定建厂计划”也引起了外界的不少争议。

取消自建工厂计划,意味着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蔚来仍将采用代工的方式。虽然李斌本人对于江淮的代工厂的装配工艺非常有信心,甚至表示其堪比保时捷工厂。但从ES8交付之后的用户反馈来看,其工艺并不向李斌口中所说的那么优秀。

另外一个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