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彭苏平
编辑丨李勤
宁德时代再次展现了对下游的超强议价能力。
8月23日,公司在年半年报中披露: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母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
短短三个月,局势被一举扭转。
去年以来,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暴涨,宁德时代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6%,“宁王”神话一度被质疑。
“毛利不保”的质疑声中,宁德时代慌了。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亲自出面,向投资者们表态:二季度将涨价。
但二季度任务完成后,曾毓群没有再出现在8月23日晚间的电话会上。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蒋理代为介绍,随着价格调整陆续落地,以及对一季度有一定的价格追溯调整,二季度公司毛利率有所恢复。
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一向被整车厂视为“座上宾”,尽管合作条件严苛、产品价格相对偏高,但一直以来,争取到宁德时代的稳定供应还是各大整车厂的心愿。这种不太对等的关系,给了宁德时代调整价格的底气。
一个月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还忍不住“吐槽”,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汽车成本的40%-60%,并且还在不断增加——“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事后曾对此谦虚回应,宁德时代也只是“在盈利的边缘上挣扎”。但这一回应显然没什么说服力,最新财报一出,更是具象地表明,宁德时代过去建立的产业链地位相当稳固,以至于在上游价格承压时,可以如愿将压力传导到下游。
但即便强如宁德时代,这样的压力传导过程也并不轻松。早从去年下半年起,宁德时代便开始酝酿对下游涨价,但一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新的价格协议都未能在大范围铺开,以至于一季度公司“爆冷”录得个净利润下滑,直到今年二季度,大部分动力电池客户才“基本完成价格调整协商”。
博弈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被切走利润蛋糕的整车厂更不会不为所动。
车企掌门人公开呛声之外,越来越多的整车厂正在“逃离”宁德时代。过去一两年来,广汽、蔚来、小鹏等多个宁德时代的重要客户纷纷开拓新的选择,不但扶持了不少二线电池供应商,甚至还亲自下场自研、自造电池——宁德时代将短期的涨价压力顺利传导到了下游,但这一举动也不可避免地加快了车企们“逃离”的步伐。
市占率常年盘踞第一的“宁王”,不得不面对守擂的局面。
强势涨价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宁德时代价格涨得虽不痛快,但成效显著。
根据蒋理的介绍,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开始与客户协商价格调整,大部分动力电池客户二季度价格调整协商已基本完成,因此二季度的财务状况有显著反馈。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达到了18.7%,比起第一季度的14.5%回升明显。
毛利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