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之德赛西威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www.znlvye.com/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元证券,耿军军)

1.重点公司分析:汽车电子龙头厂商,全面布局智能驾驶

1.1历史沿革:聚焦汽车电子产业,全新战略逐步落地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企业之一,致力于成为未来出行变革创领者。公司前身可以追溯至国际巨头西门子威迪欧,年,德赛集团正式对外宣布成功收购外方的全部股份,成立一个凝聚德赛集团(DESAY)心血并传承西门子威迪欧(SIEMENSVDO)技术产品的德赛集团控股公司: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近年来,公司立足本土优势,积极开拓全球市场,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系统流程和制造技术,逐步发展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龙头供应商。年,公司按计划进行产品群搭建,业务集中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年11月公司发布全新品牌主张——创领智行(BeyondMobility),突破了原本汽车电子边界,跳出原行业局限,更好地承接新战略规划,打造以创领智行为内核的品牌价值。

公司35年来在开发设计、质量管理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能力,确保公司能够满足汽车制造厂商的多元需求,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公司与大众集团、丰田汽车公司、马自达集团、沃尔沃汽车、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持续践行“本土国际化”的战略:以惠州为中心,在南京、成都、上海、深圳、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欧洲、日本、美国分别设立研发分部和分支机构。

公司已实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等关键领域的全覆盖。年以来,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新项目订单涵盖全自动泊车系统、度高清环视系统、24G毫米波雷达、T-Box、V2X产品、智能驾驶舱、TFT液晶仪表等新产品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等传统业务,新产品的产量及订单获取量快速提升。

1.2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加大研发布局未来

在中国乃至全球车市下滑的大环境下,公司业绩逆市增长,新业务规模化加速。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99亿元,同比增长27.39%,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77.36%。根据《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5亿元,同比增长54.4%-64.05%;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85-8.35亿元,同比增长69.88%-80.70%,主要原因如下:

1)坚持发展战略的引领:

年,芯片与原材料的短缺和价格上涨给行业与公司带来了巨大挑战,公司面对挑战,始终坚持发展战略的引领,依托公司研发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全力保障客户服务和交付;

2)坚持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持续投入智能化关键领域,公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业务业绩稳步提升,新项目、新产品相继落地和量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坚持精益化管理:公司同步加强对制造、质量、运营等方面的精益化管理,持续推进成本优化和研发效能提升。

传统产品竞争激烈引致价格持续走低,毛利率小幅下滑,近年来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使毛利率企稳。-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78%、23.99%、22.75%、23.39%、24.88%。

从产品类型来看,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收入占比超七成,智能驾驶有望接力成长。公司传统主业以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为主,年实现收入45.9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7.58%,增速为13.96%。-年,驾驶信息显示系统的收入增速较快,分别达到了73.99%和.55%,年的收入为11.07亿元。-年,车身信息与控制系统的收入呈现下滑趋势,年的收入为3.31亿元。年上半年,由于技术变革,各类座舱产品不断融合,公司将传统业务合并为“智能座舱”产品类别,实现收入33.38亿元,占比达到81.75%。

在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研发人员的能力:

研发投入:-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24、6.37、7.01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69%、11.94%、10.31%,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公司年度研发投入8.17亿元,用于平台型、基础型的大项目研发和针对特定项目、特定客户的产品型研发。年公司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19.32%,与年相比提升14.46个百分点,根据公司年报,主要在于对英伟达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系统平台的资本化确认。如今国内企业面临的行业智能化渗透正处于加速期,在汽车电子领域要实现从技术水平落后于人到追赶超越的目标,加大研发投入是历史所趋,是坚定不移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研发人员:汽车电子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复杂的特点,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是公司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公司通过多方面确保人才的吸收、留用和培养:在人才聚集地设立分部,吸引当地优秀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优秀技术人才的吸引和留用;保持以核心技术人才为基点,通过完善核心技术人才发展和培养制度,形成稳定的技术人才阶梯结构。公司持续提升研发人员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团队的硕博人员占比持续提升,年,研发人员达到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达到40.69%。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50%,自年战略转型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净利率反弹至7.62%。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46、7.36、3.99、4.39亿元,年下滑的主要原因为公司销售收款金额的下降。

1.3股权结构:核心团队经验丰富,股权激励护航成长

公司股权结构合理,国资背景+员工持股绑定成员利益。根据公司公告,为深化国企改革,德赛集团完成存续分立,惠州市国资委以%控股惠州创新投资的方式持有公司29.73%的股份,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8.01%,惠州市国资委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自上市以来,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吸引与培养,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在股权上将员工利益进行深度绑定,员工持股比例高达14.57%,稳健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保证了公司战略的稳定性和核心技术的持续传承。

以董事长陈春霖先生为代表的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陈春霖先生,新加坡国籍。年1月至年12月,历任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西门子威迪欧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年12月至年8月,任德国大陆集团中心电子工厂亚洲区总协调人;年10月至年6月,历任惠州市德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德赛西威总经理、董事长;年6月起,任德赛西威董事长。

年8月,公司发布《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激励数量:本激励计划拟授予不超过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00万股的1%。

激励价格: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48.03元/股。

激励对象:本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不超过人,包括公司绩优管理人员、绩优技术及专业骨干,不包括公司董事(含独立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亦不包括单独或合计持股5%以上的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和子女。

考核条件:以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40%、50%,每股收益分别不低于1.09元、1.18元、1.27元,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水平;-年现金分红比例均不低于25%。

公司刚刚经历了战略转型,本次激励覆盖范围广泛,将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选取营业收入作为股权激励的考核指标,彰显公司对经营能力和市场份额竞争的十足信心。费用方面,按照年8月31日的收盘价测算,本次限制性股票总摊销费用为万元,将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中进行分期确认。我们认为,虽然激励费用的摊销会对公司未来几年的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有助于充分调动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成员的积极性,保障公司长远发展,彰显公司智能化转型的决心。(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行业分析:智能网联加速渗透,行业迎来重大拐点

2.1智能网联日益普及,细分赛道精彩纷呈

2.1.1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域控制器空间广阔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International)标准通过分级方式对车辆自动驾驶水平进行评判,被业界广泛采用。年4月30日,SAE对《SAE驾驶自动化分级》做出重要更新,将L0-L2级系统命名为“驾驶员辅助系统”,L3-L5级称为“自动驾驶系统”,同时进一步明确SAEL3级和SAEL4级之间的区别。

政策提出明确指引,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为建立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指出,年PA(L2)、CA(L3)级智能网联汽车占汽车年销售量的50%以上,HA(L4)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达50%;年PA(L2)、CA(L3)级智能网联汽车占汽车年销售量的70%,HA(L4)级智能网联汽车占比超过20%,C-V2X终端新车装配基本普及。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渗透,高等级自动驾驶开启新成长。在“缺芯”阴霾和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发生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乘用车的销量略有波动,但智能网联汽车的销量占比整体仍呈现上升的趋势。根据车云网的数据,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达.80万辆,占比达12.74%,其中,年12月的渗透率达到18.68%。

国内自动驾驶服务市场发展迅速,新车ADAS(L1-L2)装配率稳步提高。根据灼识咨询的预测,中国自动驾驶服务市场规模将由年的23亿元增至年的亿元,-年CAGR达到.2%。

ADAS域控制器市场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L2/L2+级ADAS市场迎来高速增长期,传统分散的软硬件架构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智能驾驶系统需求。目前,域控制器的量产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开发面临非常高的技术门槛,包括产品性能、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年全球ADAS域控制器市场规模仅为0.4亿美元,预计年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9.8亿美元,-年CAGR达到91.6%。

域控制器的软硬件适配与优化能力成为竞争的核心着眼点。目前,较为理想的开发模式是基于标准化的域控制器产品,快速部署应用软件。域控制器开发过程的本质是将多个模块和机制的适配协同性工程化工作提前解决,包括芯片内部器件适配、各个网络和通讯的接口适配、AP和CP之间的组合适配等。标准化域控制器配置了基础软件平台,为应用层提供标准化的接口,保证应用软件在不断迭代发展时,不会受到硬件工程适配的拖累。软硬件的适配与优化、技术与功能的迭代升级效率成为竞争的关键。

2.1.2智能化大时代来临,语音交互重塑座舱

根据ICVTank的数据,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达亿美元,同比增长10.3%,随着人们乘车体验要求的提高,智能座舱将加速普及,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亿美元,-年CAGR达8%。中国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达.1亿元,随着中国市场消费升级,智能座舱加速应用,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年CAGR为13%,显著高于全球增速。

根据ICVTank的数据,年全球汽车中控屏幕市场规模达亿美元,占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的比重达71.7%,预计到年,全球汽车中控屏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亿美元。年国内汽车智能语音市场规模为14.8亿元,其新车渗透率到年底已达到53%。未来语音控制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预计年语音控制新车渗透率将达到60%,语音控制将逐渐成为智能座舱的标配。

近年来,新车搭载语音识别功能的车型比例越来越高,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年国内新车语音识别功能上险搭载率从年的49.82%提升至63.25%,年1-5月上升到67.29%。IHS发布的《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语音交互作为多模态交互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将在智能网联场景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个性化、自然化、定制化成为语音交互未来的发展方向。

2.1.3智能网联加速渗透,前装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iiMediaResearch数据,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稳步上升,年虽受疫情影响略有下降,但预计年市场规模增长至亿元。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渗透加速,T-Box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年全球T-Box市场规模约为亿元,预计到年有望达到亿元。

根据ICVTank的数据,国内车厂前装T-Box渗透率约为25%,年国内乘用车T-Box前装配置量为万套,按照这一比例测算,预计到年中国乘用车TBox前装配置量将达到万套。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传统巨头LG仍然占据榜单首位,排名前五的供应商合计占有50%的市场份额,而全年有前装搭载的供应商总数超过40家,显示出T-Box市场的激烈竞争状态。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到年,国内新车联网搭载率将超过90%。这将给市场释放巨大的前装T-Box需求量。同时,从4G到5G的升级,部分供应商已经开始抢占市场先机。

2.2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变革重构价值分配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整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装配量也在增加。单车ECU数量的增长意味着整车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接多个供应商,面临着信息安全、传输效率、可靠性等问题。因此,分布式架构受到信息交互效率与成本效率的限制,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有望向集中化演进。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集中的本质就是多个传统ECU功能融合成单个域控制器的过程,汽车各大功能区域通过域控制器进行控制,提高各部分的信息交互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以硬件支撑汽车的智能网联化。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化程度的提高,软件价值在整车内容结构中的占比大幅提高。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全球汽车整车内容结构中软件驱动的占比将在年达到30%。从汽车软件市场规模来看,据亿欧智库预计,到年,中国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44万亿元,-年CAGR为6.40%。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革使汽车电子和软件保持稳健增长。根据麦肯锡的数据,至年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汽车电子和软件市场规模将会增长至亿美元,-年的CAGR将达到7%,按照这个速度,汽车软件和电子市场预计将大大超过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在同一时期,根据麦肯锡的预计,汽车市场将以3%的速度增长。因此,软件和电子产品已成为大多数汽车公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