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主题策略讨论,东方财富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
国泰君安证券: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们认为,尽管受年补贴退出及春节影响,明年初新能源车消费可能承受一定压力,但新能源车凭借更智能化的功能、更舒适的驾乘体验,在“双碳”及提振消费的政策推动下,有望长期成为我国绿色发展和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随着消费端新能源汽车本身性价比不断提升,8-25万元价格区间和A0、A00和B级车型的新能源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在供给端更多品牌车企更丰富新能源车型的大力推出和推广下,预计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实现万辆,同比增长约30%。
国盛证券:未来电动智能仍将是主线结构性机会凸显
中长期维度,我国汽车市场的普及红利期已过,行业已于-年完成增速换挡,产业链经历存量竞争洗礼,开始步入成熟期。未来电动智能仍将是主线,结构性机会凸显:1)电动化:行业渗透率迈过增速拐点,车企新平台、强车型支撑行业持续成长,展望未来,行业有望复刻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自主品牌高性价比的大单品有望强势胜出,龙头公司跑出概率大;2)智能化:特斯拉领衔,新势力、传统车企加速跟进,目前行业OTA、域控制架构已进入普及期,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服务和内容收费开始落地,有望为车企贡献稳定现金流,打开估值向上空间。
展望年,预计燃油车承压,新能源和出口贡献主要增量:我们预计行业年销量表现好于上轮购置税政策末期(-年)水平,主要受益于:1)本轮减免政策透支效应有限;2)新能源主力车型换代周期,优质车型仍将密集推出;3)出口有望带来增量市场;4)疫情影响弱化,内需潜力有望释放。中性条件下,预计年销量万辆,同比+2%。景气度受年基数及政策实施节奏的影响,预计年Q1为行业低谷,Q2销量有望实现同环比高增,Q3起同比增速预计有所承压,Q4同环比或均有压力。建议
安信证券:展望年!具有成本优势的传统自主车企有望迎来更大的投资机会
整车投资策略:量价齐升,看好传统自主车企。我们认为,整车股是非常优质的资产,其原因在于,长期看:自主份额有望持续扩张,结构有望持续优化,纯电平台技术有望不断创新迭代、带来电动车盈利持续提升。展望年:1)自主新能源车销量有望高增长;2)20万以上车型占比提升;3)PHEV盈利能力有望边际改善。
对于年的整车行业投资,我们认为,考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逐步进入拼成本时代,具有成本优势的传统自主车企有望迎来更大的投资机会。整车
零部件投资策略:行业进入α时代,
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业绩驱动型α公司——低渗透率、低市占率、全球化、混动产业链。零部件
东海证券:
年国内乘用车零售基本持平,批发增长较好,主要受益于出口的高增长以及经销商库存水平的上升,展望年,因今年年末旺季销售未及预期,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到期对明年的购车需求透支有限,国内零售有望实现平稳过渡,同时国内车企新能源汽车出口相继启动,海外出口高增长态势有望延续。结构上看,车企销量分化加剧,国内车企保持向上态势,
华创证券:结构性成长机会仍有超预期空间电动、自主以及与之相关的零部件表现有望超预期
年由于汽车有从年递延过来的芯片回补需求、有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带来的透支需求,因此在宏观经济波动、疫情影响之外,较其它行业有明显的上行景气特征。然而今年的上行景气因素会抬高今年基数,展望明年,汽车销量增速可能仍保持在较好水平,但景气领先度可能回落。我们预计年乘用车上险增速+7.0%、批发增速+7.4%。
投资建议来看,年汽车景气领先度可能回落,但结构性成长机会仍有超预期空间,电动、自主以及与之相关的零部件表现有望超预期。整车建议聚焦有潜在超预期新品周期的机会,把握风险收益比,推荐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建议
信达证券:年汽车行业投资核心曝光!寻找智能电动变革下α向上且确定性较高的赛道及标的
我们认为年汽车行业投资核心是在行业β或放缓的背景下,寻找智能电动变革下,α向上且确定性较高的赛道及标的:1)整车从新车周期+技术储备角度出发
2)零部件把握智能电动核心增量零部件赛道:把握技术升级趋势,按++三维度筛选,现阶段重点看好等高成长高弹性赛道。①线控底盘等;②线束线缆等;③智能座舱;④一体化压铸;⑤电驱动等。
中邮证券:汽车行业电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明确且连贯
展望年展望: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基调大概率不会改变,购置税补贴政策有望延续,这一将定程度稳定乘用车行业β,下行有限上行可期。新能源车维持较强增势,主要驱动力为:1)混动放量,整车价格中枢下移;2)混动及纯电平台迭代日臻成熟,行业级别新品周期可期。此外,新能源车总量将抵近千万量级,规模效应或促使利润进一步兑现。
主题赛道
东吴证券:年产业链主旋律为降本及新技术看好电池及盈利趋势稳健环节
年产业链主旋律为降本及新技术,看好电池及盈利趋势稳健环节。电池壁垒最高,格局稳定,中游材料年降价推动成本下行,年盈利有望小幅上升。中游材料新增供给释放,部分材料环节价格承压,盈利分化;隔膜、结构件、导电剂格局较好,盈利维持稳定;六氟价格已回落至合理水平,电解液龙头成本优势明显,盈利水平领先,市占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负极签订年框架采购协议降价20%左右,龙头公司盈利抗压能力较强,一体化对冲价格下行;三元正极年加工费预计正常年降,铁锂正极新增产能释放加工费下行,预计盈利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铜箔22年加工费下降明显,年预计加工费基本可维持稳定。碳酸锂年供给维持紧平衡,价格维持高位。此外钠电池、PET铜箔等年为量产元年,新技术也将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当前锂电材料年仅15-20倍PE,电池20-25倍PE,市场已过度反应年电动车悲观预期。我们看好锂电反转,第一条主线看好储能加持量利双升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派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