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60.html同为日系品牌、同一个集团内,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年,广汽三菱全年累计实现销售辆,相比年的13.62万辆暴跌43.62%,几近腰斩。然而,同为广汽集团的日系品牌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均实现正增长,广汽三菱到底怎么啦?
近年来,集大空间、高通过性于一身的SUV一直非常热销,以SUV世家自居的广汽三菱专注于SUV市场前两年混得还不错,年全年销量突破了14万辆,以致于喊出了“年实现30万辆产销目标”的豪言壮语。结果是,不但30万辆没有达到,反而销量跳水到了7.5万辆,残酷的现实给了广汽三菱一记响亮的耳光。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自年5月起,SUV市场便持续增长,且增幅高于轿车、MPV市场,那么广汽三菱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先看看广汽三菱的产品。查询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数据得知,目前广汽三菱在售车型主要有欧蓝德、新劲炫和奕歌三款车,它们在年的销量为:欧蓝德辆,新劲炫辆,奕歌辆。很明显,欧蓝德是广汽三菱的销量担当,占了76%的销量。据了解,目前在售欧蓝德是年海外上市的车型,已有八年没有进行换代更新了,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即使再完美的车型也不可能八年不换代还指望畅销。
欧蓝德的确是一款有竞争力的车型,年欧蓝德推出之后,凭借“”(20万元级、四驱、7座)的产品优势月销破万。好景不长,从年开始市场变得严酷起来,CR-V、奇骏、途观等开始了价格战,这样欧蓝德的价格优势就不明显了。销售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欧蓝德衰落的过程,年度它的销量突破了十万辆,而在年销量掉到了8.5万辆,再到年的5.7万辆,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目前在售的新劲炫作为广汽三菱曾经的销量支柱,在年也冲高过单月销量过万,但在年12月的销量仅为辆。劲炫是广汽三菱年成立后的首款车型,自年改款后被称作新劲炫,此后便再无改款升级。定位在10万元左右的新劲炫按理说应该主打性价比,可是它竟然连ESP都没有,小编以为目前的销量也算对得起它的配置和价格了。
年11月上市的奕歌是广汽三菱最新的一个车型,同时也是销量最惨的。刚刚过去的这个月,年12月销量仅为辆,年销量辆。同为日系车,而且都是“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内部成员,东风日产逍客年12月销量辆,二者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逍客年全年销量辆,奕歌也就相当于其零头。
业内人士认为,以产品力和品牌力来衡量,奕歌12.98—18.58万元的定价偏高,在逍客、iX35、探歌、柯珞克面前没有任何优势,降价2万元或许更有竞争力。
从劲炫到欧蓝德再到奕歌,广汽三菱成立近十年来就靠这三款车型打天下,劲炫早就到了换代的年龄,欧蓝德也到了中期大改款的年龄,奕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垂死挣扎,改款也许是不错的自救途径。一家车企从成立起,全部车型都未经历过更新换代,这样的车企广汽三菱一定是唯一的。
广汽三菱目前的窘境也是三菱在全球市场衰败的一个缩影。去年5月,日产-雷诺-三菱联盟发布了全新的“引领者-伴随者”战略。日产和雷诺瓜分了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等主流和重要新兴汽车市场,甩给三菱的仅有东盟和大洋洲等冷门市场。由此,三菱发布了-“SmallbutBeautiful”中期发展规划,以东南亚为核心市场,辐射大洋洲、中东等重点市场,停止在欧洲市场导入新车型。下一步,中国市场应该也会停止导入新车型。没有了新车型导入,单凭自身的研发能力,广汽三菱该怎么活?
跟多数销量惨淡的车企一样,广汽三菱产品质量问题不少,投诉多多,这也是影响销量的因素之一。
以广汽三菱的销量担当欧蓝德为例,我们登录某汽车投诉网站发现,很多消费者投诉欧蓝德在发动机方面存在着抖动、异响、噪音、汽油泵故障等问题。至于变速箱方面也不遑多让,诸如顿挫、脱档等都是多发问题。此外,很多消费者反映欧蓝德还存在着车身共振方面的问题。
虽然同为日系车,但在质量口碑上三菱远不如丰田、本田和日产,这跟它以前的“污点”也有一定关系。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爆发的“帕杰罗刹车失灵”事件以及随后在日本本土爆发的“油耗造假”事件,都重创了三菱的品牌口碑。年4月,因燃油泵存在安全隐患,广汽三菱召回了年11月9日至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奕歌、欧蓝德、劲炫汽车,共计17.45万辆。
业内普遍认为,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车市,对于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来说,10万辆的年销量是生死线。也就是说,如果一家车企年销量不到10万辆,那么它就有生存危机了。广汽三菱产品布局单一、更新换代停滞、质量问题频发,去年销量已经跌破10万辆,不知道它能撑多久?
燕赵汽车媒体联盟报道